请输入关键字
教授观点
何志毅:民办教育的社会经济研究
作者:何志毅日期:2018-12-21

今天在办公室翻出《广东民办教育的社会经济研究》一书,这是我做博士后期间的两个课题之一。比较起来,另一个课题更轰轰烈烈了——“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工程”,这是教育部“九•五”重大社科项目,后来获得了教育部教材成果一等奖;在此研究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我担任主任。广东民办教育这个课题的成果出了这本书后,我就放下了,这一放就是二十年。这个课题是广东省教育厅委托厉以宁老师的,厉老师交给我主做。

历史真是冥冥中有安排,当时我怎么知道今后我可能介入民办教育?而且,可能干就干大的,不是中小学,是大学,是大视野全球化的,是大规模与社会相融合的大学。这个根如何体现在二十年前广东这个课题中?这个根又如何起源于厉以宁老师?大家知道厉以宁老师还是中国第一本《教育经济学》教材的编著者。后来的教育经济学权威、斯坦福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长闵维方教授曾经跟我说,他当时学习用的教材就是厉以宁老师的这本书。我们的老师伟大吧?

厉以宁老师为我这本《广东民办教育的社会经济研究》写了十五页纸的序,比较完整地阐述了他对教育能否与产业结合,如何结合,教育能否市场化?如何化?以及发展教育和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问题。今天来看,仍然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我计划明年再重拾这个研究话题,再立一个课题,再出一本书。有兴趣的弟子可以报名参加。

很感慨地看到当时研究对象之一的碧桂园学校。我1997年去调查的时候,它的中小学已经成规模了,以教育拉动房地产的模式已经初见成效。但是,谁能够预料到二十年后,碧桂园集团会成为中国第二大房地产公司。万科反而位列第三。

来看一看碧桂园学校二十年前的数据:广东碧桂园学校:建筑投入2.1亿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校园面积26万平方米,教育储备金9亿元,在校学生数3400人。

这个数据现在看也是不小的,不用说二十年前。教育储备金是指学生入学前一次性向学校交一笔钱,由办学者经营运用,学生毕业或者离校后退还。学校不向学生收学费,或者收取部分学费。这种方式当时可以尝试,后来因为有风险而被停止了。从上述数据看,碧桂园学校有3400名学生,收取了9亿元教育储备金,平均每名学生交了26.5万元。只要能够良性循环,办学初期成本就解决了。有原始资本积累以后,以教育拉动房地产,用房地产收益反哺教育的道路是走得通的。世界上,教育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典型例子是斯坦福大学,尽管不是当时设计出来的。杨国强现在今非昔比了,一把给清华大学捐了22亿人民币,还支持施一公办西湖大学,也算间接反哺教育吧。

我正在认真思考新瑞学院,甚至未来的新瑞大学的发展模式,再花二十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