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教授观点
何志毅:岁月感慨 案例无尽
作者:何志毅日期:2018-07-01

在书柜里翻出这一套《中国企业管理教学案例》,感慨万千!这是九七年开题的“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九五’重大社科项目‘中国企业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的成果,九九年结题时获得了教育部一等奖。大家注意封面上印出的主编是“厉以宁 曹凤岐”,内页才有副主编何志毅,因为那时我只是博士后研究人员,太资浅。

一回首,二十二年过去了。这个项目厉老师和曹老师指定我负责,成为我的博士后两个课题之一。这个课题写不了研究报告,只有书,因此要再开展一个研究课题,你们说我辛苦吗?但老师交待完成的任务绝不讨价还价,必须坚决完成!曹老师说,志毅,课题经费只有十万元,只够开题和结题会议用,你要负责筹款。我问要多少钱?他说100万,注意,那是1997年,够买一套大房子!我二话不说也接下了。我马上找海尔张瑞敏要了30万元,TCL李东生30万元,中国惠普李汉生30万元,广东一个小兄弟企业家凑了10万元,100万元迅速到手。其中三人是我朋友,但张瑞敏那时已经如日中天,我并不认识他,怎么要来的,现在还暂时保密。我这种“博士后”可以吧?

然后,在厉老师和曹老师领导下,整个项目的组织工作也由我负责,结题时形成了十个专题64个案例,撑起了这个工程的第一期。翻开看看,现在还知名的有:IBM、物美、ABB、东方航空、鄂尔多斯、捷达、邯钢等等,已经不在但当时非常风光企业的有瀛海威、巨人等等,历史沧桑啊。

这种机缘巧合奠定了我在中国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的地位,我遍访了哈佛大学商学院等世界名校,学习他们案例研究、编写和教学的经验。项目结束后,我留校任教,曹凤岐老师申请组建了北京大学管理案例研究中心,让我当了主任,开始了后来十年轰轰烈烈的事业。并在此基础上评选“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广受企业界和传媒界认同,影响力很大。后来又催生了《北大商业评论》,可惜由于一场偶然事件而中断了。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很多同行和朋友劝我要写些东西出一本书,对中国企业四十年评论一番。他们认为尽管我十年不写案例了,但仍然享有“中国案例第一库头”的地位。对此番认同和好意,我似乎必须接受。何况,在潜龙班我重操旧业,亲自上案例分析课,正在组织采写同学们的八个经典的两难案例。因此,我正在考虑这本书如何编写?用什么标准挑四十个企业?表达形式如何?企业与人物的比重?点评的内容?等等。咳,我还是很熟练的。

关于案例,还有两个难忘的历史回放。一是后来中组部和国资委的干部在北大到处找我,请我编写案例,我好像在朋友圈分享过;二是军队校院系统来北大光华学习观摩如何用案例教学,请我到多个——如海军学院、空军学院、后勤学院等去讲案例教学。更有意思是有一天国防大学开来两辆大巴到光华观摩我的案例教学课,我们校长和院长(厉以宁老师)也陪同坐在教室里,坦率讲那是我唯一一次有些紧张的教学。记得很清楚,用的是李宁公司的两难案例,相当于军事上的红军与蓝军PK,然后我挑动他们、质疑他们,最后进行点评总结。

课间休息的时候,由于军纪严明,第一批上洗手间的都是将军。后来一个当时也在洗手间里的教授问我,“志毅,你怎么忽悠的,我从来没有在洗手间里见过这么多将军”。

看来是老了才爱回忆,正好原光华MBA中心副主任汪老师送给我一张1999年我们深圳班开学的照片,你们看一看当时的“何老师“?

我肯定不认为我“老”了,作为老师,刚刚成熟。我读博士时,我老师才是我现在年龄。我从教22年了,还会有22年在后。“老”教授更值钱嘛!

跟过我在光华写过案例的学生无数,他们现在是我当年的年龄,再来跟我,重操旧业,再展宏图!